天时篇1.冬季补肾是较佳《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讲到:“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解释即: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中医也讲究“

天时篇

1.冬季补肾是较佳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讲到:“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解释即: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中医也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既是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也是人类的养生法则,同时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中医原理。我国民间历来有冬季进补的习俗,常言道“冬令进补,开春打虎”。

中医学古籍《素问·四气调神论篇》中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意指冬季,人体要适应天寒地冻而且干燥的气候,避免寒气伤及阳气,勿使阳气外泄,尽可能做到阳气固密、精气内藏。

2.酉时补肾才较好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十二条静脉,每一条都与内在的脏或腑相互连接,同时与脏腑又有着相互表里的关系,足少阴肾经,对应的便是肾脏。根据子午流注规律,十二经脉对应着每天的十二个时辰,时辰在变化,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衰,其中酉时,也就是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这时候补肾效果较佳,还可配合针灸治疗,推动肾气运行。

地利篇

1.南北补肾亦不同

冬季饮食进补固然以养血固精为本,但补肾并非人人适宜,这里所说的补肾主要针对病理性肾虚者。对老年人来说,肾虚是衰老引起的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是不可能通过药补而重返青春的。

肾虚多表现为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耳鸣等症状,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人体生理特点与病理改变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饮食及进补方面也应有所避就。比如,我国岭南地区和北方地区,尤其在冬季区别明显。

2.润肺防燥是关键

冬天虽然清爽,但过于干燥,在我国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更是如此。这时,人们经常感到唇干舌燥,尤其补肾者在服用了大量温热的滋补食品或药品后,更易引“火”上身。所以,无论食补还是药补,应润肺生津,防干燥。

人和篇

1.补肾必须分阴阳

一谈补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实这是个误区。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阳虚的**没问题,如果阴虚的人**,越补火气越旺,适得其反。

那如何知道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呢?中医理论认为,“阴虚而热,阳虚则寒。”也就是说,阴虚的人会有五心烦热、盗汗、口舌燥、脉动细数等症;阳虚的人则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脊冷痛,尿频或尿少、阳痿遗精或**减退等症状,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薄白。

2.食疗补肾胜药补

不少人盲目地购买各种药物和保健品补肾,这并不科学。除严重的肾虚患者,适当的食补才是所提倡的,尤其是病后肠胃功能虚弱的人,及虚症不明显,目的只是健身,或药补后体虚已有改善者,更应坚持食补。通过调整饮食,补养脏腑功能,促进消化和全身状况的康复,将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一般说来,山药、芋头、洋葱和大葱等可以适量食用,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在炖汤时加入锁阳、当归、党参等药材。对于肾虚或肾亏的人,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品有利于补肾的。但要注意,腻滞厚味的滋补物品不宜过量,免得伤及脾胃反而效果不佳,损害健康。

3.药物补肾讲原则

药物补肾须以中医“虚则补之”为原则,一般多适宜于各种肾虚之症,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年老体衰、妇女产后、外科手术后及各种慢性病患者等出现肾气、肾精、肾阴、肾阳的失调。具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补益药物,不可擅自作主、自行服药。

体虚之人多有“虚不受补”之嫌,而药补时药力相对峻猛,如果贸然药补,身体反受其累。故有的地区在冬令进补之前,有先作“引补”的习惯,即先通过饮食调节,打好基础,调理好脾胃功能,然后再服补药补品。这样既可以增加滋补效力,又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因此,体虚之人须坚持药补,亦坚持食补,如采用煲汤之妙法使两者水**融,互增功效。设想在寒冷的冬季,劳累了一天的你,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如果来碗热腾腾的枸杞羊肉汤,感觉会怎么样呢?

4.切忌迷信保健品

想吃鹿茸**,结果鼻腔出血不止;想服益肾大补膏方强壮身体,却感到头痛心慌、萎靡不振;滥用**药反成“痿哥”……一些人对补肾和性功能障碍认识存在误区,不肯到医院直面医生,盲目滥补,盲目信任各种药品,自己望文生义地购买药物,结果酿成许多惨痛的教训。   据不少临床医生反映,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药添加了激素成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会引发生命危险。一些胃肠不适的人因长期服用保健类中成药而导致了药物性肠炎。因此冬季补肾切不可轻信有什么灵丹妙药!

5.日常保养最根本

其实,很多肾虚是在日常生活中导致的,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保养,这才是补肾的关键。中医学认为,肢体的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骨等的运动,皆由肝肾所支配,故有“肾主骨生髓”的说法。

想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从而达到强肾健体之目的。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精气神,强肾健体的重要保障。一般春夏季晚上11点之前,秋冬季10点之前,必须上床准备睡觉。过了这个时间,就要消耗肾中的阳气了

作者:喜宝,采用[CC-BY-NC-SA]协议进行授权如无特别说明,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自:喜宝家

原文:【中华医学古籍】补肾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发布于: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