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针灸甲乙经》卷八 喜宝 2023-06-09 106阅读 0评论 《针灸甲乙经》卷八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下) 经络受病入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第二 五脏六腑胀第三 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 肾风发风水面肿...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针灸甲乙经》卷七 喜宝 2023-06-09 112阅读 0评论 《针灸甲乙经》卷七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下) 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第二 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针灸甲乙经》卷五 喜宝 2023-06-09 19阅读 0评论 《针灸甲乙经》卷五 针灸禁忌第一(上) 针灸禁忌第一(下)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 缪刺第三 针道第四 针道终始第五 针道自然逆顺第六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 针灸禁忌第一(上) 黄帝...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针灸甲乙经》卷三 喜宝 2023-06-09 167阅读 0评论 《针灸甲乙经》卷三 诸穴(总计六百五十四穴。单四十八穴,双三百零八穴。) 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 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 头直侠督脉各一寸...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针灸甲乙经》卷二 喜宝 2023-06-09 47阅读 0评论 《针灸甲乙经》卷二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 奇经八脉第二 脉度第三 十二经标本第四 经脉根结第五 经筋第六 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 十二经脉络脉支...
中医 中医古籍文献中与肿瘤相似的中医病名 喜宝 2023-06-09 78阅读 0评论 肿瘤的治疗最早见于《山海经》。公元7世记的《晋书》曰:“初蒂目有大瘤疾,使医割之。”宋代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中开始有“癌”字出现。到明代,对肿瘤的病因病机、症状、辨...
中医 被日本奉为国宝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太素》 喜宝 2023-06-09 135阅读 0评论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后世有关《内经》的研究不胜枚举。唐代杨上善撰注的《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是我国已知最早全文分类注释《内经》的重要典籍。...
中医 中医古籍里的肝病,是怎么描述的?又是如何治疗的? 喜宝 2023-06-09 132阅读 0评论 肝脏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是我们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比如说,肝脏能合成胆汁,合成消化酶,我们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也会被肝脏所加工,包括我们吃进去的所有药物,也会在肝脏...
中医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喜宝 2023-06-09 119阅读 0评论 《中药学》中药用量中药的用药剂量 度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 汉代:1分=0.231厘米 晋:1分=0.245厘米 南北朝、隋:1分=0.296厘米 唐:小分=0.3厘米,...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针灸甲乙经》卷六 喜宝 2023-06-09 59阅读 0评论 《针灸甲乙经》卷六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 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第四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针灸甲乙经》卷四 喜宝 2023-06-09 64阅读 0评论 雷公问曰: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其所谓,敢问约之奈何?黄帝答曰:寸口主内,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者,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
中医 中医古籍善本、针灸、疑难杂症、民间秘方偏方中医秘籍 喜宝 2023-06-09 63阅读 0评论 看到的好中医,其实也是分层次的。这番话,或者在这主流边缘化中医的网站,只有我能说得出来,因为,我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一切源于亲身体会。(想我以前的文章,还是太稚嫩)很多外行人都...
中医 中医古籍中的避孕方药 喜宝 2023-06-07 40阅读 0评论 中医药称避孕方药为断产方,也散见于去胎方中。 《千金方》是唐代着名医家孙思邈的巨着,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中医药发展成就,其中就有断产、去胎方。《小品方》十二卷,是东晋陈延...
中医 中医古籍对骨肿瘤的认识与辨证治疗 喜宝 2023-06-07 189阅读 0评论 一、古代医书对骨肿瘤描述及病名沿革 在汉代医书《五十二病方》中最早出现对骨睢( 疽) 的记载。《灵枢·刺节真邪》对“骨疽”有所记载: “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
中医 中医古籍中的秘密:论血瘀与神志异常的关系 喜宝 2023-06-07 77阅读 0评论 神志异常,包括昏迷、谵妄、癫狂、不寐、善忘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引起神志异常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与血瘀的关系十分密切。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治疗上述病症,常能获...
中医 中医古籍中的秋季养生 喜宝 2023-06-07 192阅读 0评论 养生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人合一又是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顺应季节调整生活习惯以摄生保命是很多中医古籍中都涉及到的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子午流注针经》 喜宝 2023-06-07 78阅读 0评论 窃以久习医业,好读难素,辞理精微,妙门隐奥,古今所难而不易也。是以**之理,尤为难解,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穷而通之,积有万端之广。近世指病直刺,不务法者多矣。近有南唐何公,务法上古,撰指...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急救便方》 喜宝 2023-06-07 18阅读 0评论 凡自缢高悬者,徐徐抱住,不可截断绳索;但缓缓解下,安被放卧。微微拈正喉咙,以脚一人以手摩擦其胸臆启动之,一人摩擦其手足屈伸之。若已僵直,但渐渐强屈之,又按其腹。 一人以脚裹衣,抵...
中医 为什么鸡汤鱼汤没有荣登中医古籍经典? 喜宝 2023-06-05 98阅读 0评论 说起名贵食物,人们会想到山珍海味、鲍参翅肚;说到养生保健,人们会想到鸡汤鱼汤。但是中医古典名方中用鸡汤鱼汤作为药方的却不多见,那么您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鸡汤鱼...
中医 中医古籍用字概要【四】 喜宝 2023-06-05 65阅读 0评论 4、用字的时代与古籍版本研究 研究古籍文字,一方面有助于研读文献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古籍断代的确认。 4.1 避讳改字 避皇上的名讳(偶涉尊长的名讳) 一是缺笔划(存字不全形)。...
中医 中医古籍常见典故 喜宝 2023-06-05 153阅读 0评论 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针灸甲乙经》卷一 喜宝 2023-06-05 56阅读 0评论 《鍼灸甲乙经》 晋 皇甫谧 撰 《针灸甲乙经》八卷,晋皇甫谧撰。谧有《高士传》,已着录。是编皆论针灸之道。《隋书·经籍志》称黄帝甲乙经十卷,注曰音一卷,梁十二卷,不着撰人姓名...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察病指南》 喜宝 2023-06-05 199阅读 0评论 在线播放列表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较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施桂...
中医 中医古籍阅读《服食导饵》 喜宝 2023-06-05 158阅读 0评论 五脏的综合调养,《内经》中总结了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确定了相应食物的食性气味,其中 五谷:粳米甘,芝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果:枣甘,李酸,粟咸,杏苦,桃辛。 五畜:牛甘,犬酸,...
中医 手记历代妇科中医古籍津津乐道的“顺产六字诀” 喜宝 2023-06-05 24阅读 0评论 历来被中医妇科着作津津乐道的“顺产六字诀“是:“睡,忍痛,慢临盆。” 一共三条,六个字,是每个产妇临产前要熟记在心的。虽然这六字诀很好记,但为了让它植根在大家心里,我还是有必...